印度军方坚决否认这回事,国防部发言人Lt Col Mahendra Rawat直言:“我们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情报。” Assam的首席部长Himanta Biswa Sarma也推辞了这个说法,表示他并不清楚有这种行动的消息。不过,外媒和本地报道都指向印度方面,比如Irrawaddy和The Hindu这些媒体,详细讲述了袭击的经过,还提到ULFA-I的营地曾与NSCN-K和PLA等其他叛军组织共享资源,这些都是东北印度一直存在的分裂势力。
这次袭击挺大规模的,说是动用了上百架无人机,在南亚地区算得上一个不小的动作了。之前印度打这些叛军,基本上都是靠地面联合行动,比如2019年的“日出行动”,和缅甸军队一块合作,抓了不少人。不过这次不同,是无人机直接越过边境,省去了派地面部队的危险。而且也反映出印度的军备水平在不断提升,采购了不少先进的装备。
这次行动,印度显然也是想打击 ULFA-I这些年一直没歇过的叛军——他们不断招兵买马、搞武器,还勒索钱财啥的。情报显示,ULFA-I 最近在巩固缅甸的据点,打算卷土重来。印度东北这边一直就挺乱,民族矛盾深,经济也落后,再加上缅甸自从2021年政变后局势不稳,内战不断,边境地区基本变成了走私和叛军的温床。还有一点要提的就是 ULFA-I的头头 Paresh Baruah 还在缅甸那里指挥呢,硬是不认可和印度政府谈判,非得承认阿萨姆主权才行。
这组织走过了46个年头,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武装斗争,搞过油管爆炸、绑架事件,造成不少伤亡,印度政府一直把它当成眼中钉。莫迪上台以后,对边境的安全措施可更严了,自2014年起,就推动军队现代化,买了法国的阵风战机和以色列的无人机系统。一旦这次行动真是印度干的,估计也是借着5月份印巴冲突停火的这个机会,打算把后院拉一把,防止叛乱继续延燥。
事情一闹大,整个南亚的局势立马变紧绷。缅甸那边还在打内战,军政府Tatmadaw的控制力不太稳,反政府武装PDF们估计也会卷入这些事,不过他们拿不到那么多先进的无人机。报道猜测袭击者用的是专业的军用型号武器,指向印度。缅甸还没正式抗议,但边境上的摩擦肯定会变得更激烈。印度不想跟缅甸彻底闹翻,毕竟还得合作打理边境这事。
可这ULFA-I又开始喊话,要报复,跟印度的人玩狠的,说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。其实这帮家伙以前干不少伤天害理的事,零星的小动作随时可能冒出来。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关系本来就不怎么走得近,刚刚5月份打完仗,巴方损失挺大。现在他们或许在暗中支援这些叛军,提供武器或者情报,反正之前也有过类似的事情,想削弱印度的影响力。
最令人揪心的还是中国那边的因素。这次袭击的营地离印中缅边界挺近,藏南地区还有争议,中国一直都在盯着这块地方。经济时报报道说,这次行动基本上堵死了中巴合作推动东北叛乱重新活跃的路子。据说中国和巴基斯坦在情报、军事援助方面都帮衬ULFA之类的组织,目的就是想压制印度在中印边境的动作。莫迪政府这段时间加强了边境防控,修筑道路、建设桥梁,调配部队,若中国觉得印度的举动太过火,威胁到藏南的安全,说不定也会有所回应。
外交部这回已经表态了,强调要维护地区的稳定,别让那些跨境行动搞得一团乱。南亚这块地方,印度算是老大,但身边的邻居们都各自有打算。中国在缅甸投了不少资金,一带一路的项目搞得挺勤快,这边也不想看到局势闹得更乱。印度还采购了以色列的无人机,原本是为了应付伊朗那一套威胁,转用在自己国内,说明莫迪在安全措施上挺务实,不过也插上了风险,可能会招来国际社会对侵犯主权的责难。
回想起以前,ULFA是在1979年4月7日成立的,最初是因为阿萨姆当地人对外来移民不满,觉得自己的资源被抢走,文化被稀释。刚开始,成员多是年轻人,主要追求自治,后来内部拆裂成了亲谈和坚持武装的两派。支持谈谈的已经放下武器融入主流社会,可是那些坚持武装的组织还不死心,死要面子。印度政府打了很多年仗,到了2023年,联合不丹、孟加拉和缅甸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行动,打掉不少据点,但残余力量仍然存在,毕竟阿萨姆有1600万人口,短短时间内不可能彻底清除掉。
自2014年莫迪上台以来,他大力推动“印度制造”以及数字化建设,把古吉拉特的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。不过,东北地区的发展一直跟不上节奏,失业率居高不下,地方上的分离情绪也变得更加容易被点燃。如果这次袭击真的是印度干的,短期内对ULFA-I的打击倒是挺有作用,打掉了几个高层,士气受到一定影响。但从长远来看,可能会让矛盾变得更尖锐,还可能引发更多的反弹和报复。
国际反应倒挺值得关注的,像美国和以色列是印度的军备供应伙伴,虽然都支持反恐,可欧盟可能担心人权问题,毕竟这次袭击伤到了不少平民,尽管ULFA说这是自家人和本地人。联合国还没发表什么看法,但南亚安全论坛可能会展开讨论。莫迪一路走来,从卖茶起家,到总理连任三次,强调国家安全,他在边境冲突中也没闲着,2020年在加勒万谷和中国动手过,印度不断增兵高海拔地区,现在无人机战术也在升级,模仿以色列对伊朗的方式,不过这种做法虽不承认,但确实有效果。不过,风险也是存在的,逼中国出手可不是闹着玩的,中国的边防很强,又有很大的经济影响力,一旦插手的话,南亚局势可能会彻底失控。
从地缘角度讲,南亚像个火药桶,印巴核对峙依旧紧绷,印中边境线长得很,缅甸内部乱得不行,武装分子横行无忌。这次事件把边境的脆弱点暴露出来了,印度得在外交上多动脑子,和缅甸谈合作情报交流,也要跟中国保持对话,别让误会变成大事。ULFA-I剩下的一个高级头目,Arunodoy Dohotiya,还藏在缅甸,组织拆散重组挺难,但仇恨很深,可能会跟其他团体联手。印度的情报机关得当心走私啥的,估计到2025年下半年,可能还会爆发些小规模的冲突。莫迪政府在推动东北发展,搞高铁工厂,想借此削弱叛军的支持基础,但这些根源其实在于经济不平衡和民族认同的问题,要想彻底解决,还得花时间。
这事虽小,但牵动着整体局面。印度想趁机快刀斩乱麻,可南亚这水确实挺深,一动就可能搅得四周风云突变。莫迪心思缜密,但别把中国逼得太紧,那种后果不好预料。这边的情况还得静观其变,缅甸的反应、中国的表态、ULFA的报复动作,都可能左右接下来的走向。希望不要变成更大规模的麻烦,毕竟大家都还希望能和平发展呀。
短线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