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青年报·青春上海》评论员 陈嘉音
“我们选择站在这里,不是因为我们的年轻与美丽,也不是因为我们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,更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身着新一季的华丽服饰,而是因为我们蕴含着创作的能力。”在近日举行的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上,宋佳手握奖杯,语气温和却坚定,“我们能够成就一部优秀的作品,也能赋予一个角色以生命。”
这段宣言恰逢其时。在此次女性提名者高达62%的白玉兰奖上,宋佳并没有将聚光灯独自占有,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所有女性创作者:“你们在各自的作品中熠熠生辉,而我只是其中最幸运的一个。”在这一刻,竞争的氛围让位于共情,个人的荣誉升华为群体的宣示。
在脱口秀圈中有一句深刻的评论:“当一名女性握住麦克风,拥有了不受打扰的五分钟时,她就无法只为自己发声。”无论是手握麦克风的脱口秀演员,还是站在聚光灯下的电视剧演员,当这些女性终于获得了表达自我的机会时,她们肩负的正是超越个体的沉重责任。她们的声音自然而然地突破了个人经历的局限,成为了群体命运的共鸣。
展开剩余50%长期以来,女演员的价值一直属于男性凝视的框架内。她们必须时刻保持如少女般的年轻面庞,在红毯上将自己塞入标志性的小号时装,在访谈中展现出完美主妇的平衡术。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社会规范,使得艺术创作俨然演变为一场无休止的选美竞赛。那些在片场费尽心力的剧本、在角色中倾情投入的泪水、在创作过程中的心血,却成了被忽视的边角料。
然而,无论是镜头内外,她们所要讲述的总是更为广阔和真实的生命故事。评审团将票投给了《山花烂漫时》,给予了真诚的评语:“宋佳的表演超越了单纯的‘英雄叙事’,让张桂梅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,她会掩嘴微笑,因学生的进步而潸然泪下。”
让张桂梅校长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,这正是演员的社会价值所在。自《山花烂漫时》播出后,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在社会上显著提升。据云南广电传媒集团的统计,该剧放映期间,华坪女高收到了超过2000份捐赠申请,许多企业主动联系乡村学校以提供设施改善的资金。
在整个行业都在追逐瞬时流量红利的当下,像宋佳这样的创作者选择的道路注定是一条鲜有人走的狭窄之路。这条路没有立竿见影的回报,也没有可量化的KPI,只有对艺术本质的坚守和对人物灵魂的深入探讨,犹如张桂梅校长——用平凡塑造伟大,以真诚打动人心。
如今山花烂漫,未来万紫千红,我们终将听到那些曾被物化、被简化、被噤声的女性创作者们,合力推开那扇窄门时的震撼回响。
发布于:山东省短线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